老鼠可携带多种有传染性的病原体,被咬伤后需及时处理,挤压咬伤部位后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并接种相关疫苗,可以对机体形成有效防护。
老鼠长期在野外生存,可能携带多种传染性疾病病毒,即使是人工饲养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相较于猫、犬,鼠类咬伤一般不易使人感染狂犬病毒,通常感染后可能发生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传染病,伤口较深还有可能感染破伤风。被老鼠咬了以后很容易发生出血热,出血热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腰痛及头痛等。
即使被老鼠咬了没有破损或者其他不适,也需要尽可能将伤口处的污血挤出,使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再使用碘伏或者酒精进行消毒,对伤口进行由内到外处理,然后使用干净无菌的纱布覆盖伤口。及时去医院处理,由医生评估后接种破伤风疫苗和出血热疫苗,尽量不要拖延,疫苗的接种在发病之前都是有效的。
接种疫苗后需在家密切观察体温,如果一周内体温升高,有可能是感染导致的,需尽快前往医院查明病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