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通俗易懂学缠论,(https://xueqiu.com/1567723235/319372567)
《通俗易懂学缠论》 可谓是实打实学习缠论的好地方,涵完整版缠论视频教程、缠论中枢指标软件(电脑版和手机版),每日缠论精品复盘视频以及缠论社群。
缠论确定行情底部并做好抄底的方法技巧
缠文片段1:何谓底部?这里给出精确的定义,以后就不会糊涂一片了。底部都是分级别的,如果站在精确走势类型的角度,那么第一类买点出现后一知道该买点所引发的中枢第一次走出第三类买卖点前,都可以看成底部构造的过程。只不过如果是第三类卖点先出现,就意味着这底部构造失败了,反之,第三类买点意味着底部构造的最终完成并展开新的行情。当然,顶部的情况,反过来定义就是。
个人理解:
底部都是分级别的。级别越小,越容易频繁地触发买卖点。而且与之对应的,买卖点的时效性越短。例如一分钟的买卖点可能稍瞬即逝,甚至会出现,日内买点转化为卖点。而A股的机制是T+1的。可能会伴随卖不出去的情况发生。所以,从抄底的角度,尽可能地把握更大级别(周线级别,日线级别),因为大级别的背驰,大级别的买点,往往是一个区域,在大级别买点的前提下,完全可以通过缩小级别来相对精确的把握,给出了更为充分地反映和应对时间。
这里把第一个中枢组建,中枢震荡,直至发展出该级别的三类买点前,归属于底部构造的过程。而如果是没有生长出三类买点,而是三类卖点,底部构造失败,演变成了下跌中继,那么继续观察走势的生长即可。
例如食品饮料30分钟走势图。对于连续下跌之后。在走势生长上,已经呈现了明显的30分钟盘整下,或者30分钟趋势下跌。那么每当出现次级别的走势类型上之后,次级别的走势类型下不破前低,就可以注意观察底部构造能否成功了。
观察的重点是,如破前低且打破背驰,那么底部构成失败,甚至防三卖的触发条件;反之,以中枢构建,中枢震荡的方式,一而再地给出该级别的二类买点,不破前低,走出向上的该级别上涨走势,就希望明显增加了。不猜,不赌,勤于观察,善于应对,才是核心。
缠文片段2:
此外,用分型的角度同样可以给出底部的概念,只是这粗糙一点,对一时把握不了精确走势类型分类的,这是一个将就的办法;一般性分析中,这方法也可以用,因为对把握大方向已经足够。:
站在分型的角度,底部就是构成底分型的那个区间,而跌破分型最低点意味着底部构成失败,反之,有效站住分型区间上边沿,就意味着底部构造成功并至少展开一笔一上行情。其实,这都不是什么新鲜内容,但这里统一说出来,还是有好处的。同样,顶部反过来就是。
注意了,有了这个定义,就一定要搞明白,不是在底部的区间上买,而是相反,应该和中枢震荡的操作一样,在区间下探失败时买,这才是最好的买点,连这都搞不明白,就白学了。此外,底部是有级别的,日线图上的底分型,当然就对应着分型意义上的日线级别底部。
个人理解,同时结合创业板指举例
以创业板指为例,想要抄底的朋友,起码等待出现一个周K的底分型(底分型站上MA5均线),再做考虑是不是更稳妥些呢,而且并非出现周K的底分型就可以买了,而是出现底分型站上5均后,通过分钟级别的回落,不破底分型的底,最好连底分型的重合区间都不破,那么是不是可以根据低级别走势类型下的背驰把握买点呢?
缠文片段3:操作其实很简单,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任何走势,无论怎么折腾,都逃不出这个节奏,就是底、顶以及连接两者的中间过程,因此,在两头的操作节奏就是中枢震荡,只是底的时候要先买后卖,顶的时候要先卖后买,这样更安全点。至于中间的连接部分,就是持有,当然,对于空头走势,小板凳就是一个最好的持有,一直持有到底部构造完成。
而有技术的,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小板凳,按操作级别,分清楚目前是三阶段中的哪一段,然后日日是好日,时时是花时,不赚钱那真是脑子有水了。亏钱都是错误操作引起的,不断反省,才会有进步的。
个人理解和总结:
量力而行,认清自己的能力,自己能驾驭玩转什么级别,就把握什么级别的机会点。驾驭不了,就不要勉强自己。
因势而发,认清市场走势处于什么阶段。之前视频中,多次提到,一根阳线改变了什么,没有改变什么,其实就是从市场走势生长的角度,以及从级别的角度。需要认清是什么级别的转强,上涨。更大级别有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如果高级别仍是下跌中,下跌未完成(无背驰),1分钟级别的反弹,是不知道你激情澎湃的。
以律而止,不管是上涨背驰触发卖点,还是下跌破坏了买入的条件,及时推出就好。没有什么是值得死耗到底的,也没有什么是值得孤注一掷的,通俗点讲,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交易,可以是投机,可以是投资,但是何必以命相博呢?
底部是有级别的。抄底,同样也要分级别进行。
底部是有结构的。抄底,同样也要按一、二、三类买点进行。
以上两者相结合,以本级别和次级别为描述对象,综合进行应用,便产生了九类抄底方法,综述如下:
走势的复杂性决定着“法无定法”。这九类方法各有优缺点,实践中我们可以取长补短,综合使用。我比较侧重“二中2法”的实盘操作,接下来我们就重点谈谈这种方法。
“二中2法”,简单说就是:在本级别的2买区域中找到次级别的2买抄底。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可就是一个系统性的操作方案了,主要有以下3个步骤:
第一步,“马后炮”,判断本级别向下背驰。
背驰,是缠论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判断理论。我们要抄底,第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在本级别走势向下背驰之后进行!
向下背驰,从结构上区分可以分为N下背驰、盘下背驰和趋势下背驰三类。
1、N下背驰:适合周线以上走势图(不低于日线级别)抄底。
2、盘下背驰:适合日线以上走势图(不低于30F级别)抄底。
3、趋势下背驰:适合5F以上走势图(不低于1F级别)抄底。
背驰的当下判断,是缠论大师们玩的“游戏”,我们这些“凡人”一般是把握不了的。也就是说,本级别的一买,我们是很难操作成功的。原因是当走势“生长”到背驰段后,我们仅仅能十分肯定地说:这里就是背驰段了,有可能发生背驰。但最终能不能发生背驰,什么时候发生,我们就无从而知了。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同时关注着走势的进一步“生长”。突然,走势开始反弹了,在纠结和疑惑的心态中,一个次级别的反弹走势“生长”出来了。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带着有点遗憾的心情比较肯定地说:看看,背驰了吧!。
在这个本级别的一买“拐点”,有缠友会马上指出,“一中1法、一中2法、一中3法”不是能更准确地抄到底吗?
理论上是这样。但是在实盘中,走势是非常灵活的,特别是在5F及其以下级别的时候,即使是标准的“区间套”结构,也不一定能最终背驰成功。所以,这三种方法在低级别实践中都面临着较大的背驰失败风险。
相比较而言,在这三种方法中,我认为“一中1法”最不适合普通的散户,即使是缠论顶级高手,这种方法也仅仅适用于“投石问路”的头寸操作。
“一中2法”适合两种情况抄底,第一情况是在比较大的级别抄底,例如30F及其以上级别;第二种情况是在比较小的级别抄底,但你是缠论高手,资金调度灵活,又有非常严格的交易纪律,一旦背驰失败,能马上有效地退出交易程序。
而“一中3法”的安全性就比较高了,“缠论小学生”的水平都适用。不过,底部的结构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不是每个本级别的一买区域都有次级别的3买结构,“尖底”一般都有,而“平底”一般都没有,有兴趣的缠友们可以自己深入研究一下。所以,这种方法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第二步,“虎头马”,分类评价反弹力度。
一个次级别的反弹走势“生长”出来后,我们确认了本级别走势的向下背驰。这个时候,我们能大胆地建仓抄底吗?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比较尴尬的局面是:本级别背驰之后,是反弹,还是反转,我们也是不能当下确认的。缠论中“背驰转折”定理描述的三种情况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本级别背驰成功后“生长”出来一个最弱的向下扩展走势,我们可以对反弹的力度进行评价,筛选出一些适合抄底的情况来回避风险。所以,我们要抄底,第二个原则就是一定要选择强势的反弹结构!
那么,如何判断反弹的力度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类评价:
一、次级别反弹的走势情况。
1、N上背驰(最弱的情况)
2、盘上背驰(较弱的情况)
3、趋势上背驰(较强的情况)
以上走势的示意图,大家可以参考本文第一步中的三类向下的背驰结构,不过,一定要把图反过来看就是了,呵呵。
二、次级别反弹的结束高度。
以趋势下背驰为例,参考趋势下中枢B的ZD和ZG点,分类如下:
1、回到ZD点之下(最弱的情况)
2、回到ZD点到ZG点中间(正常的情况)
3、回到ZG点之上(最强的情况)
依照以上两个方面的分类评价指标,当第一个次级别的反弹走势“走”出来后,我们马上就能判断出这个反弹的力度如何。然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选择和占据最有利攻击地形,“立马屯兵”了。
抄底,你会选择以上哪些情况下手呢?呵呵,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吧!
第三步,“立马车”,关注回调守买点。
一个次级别的反弹走势“生长”出来后,我们确认了本级别走势的向下背驰。再通过对反弹力度的分类评价,我们也选出了适合抄底的强势对象。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大胆地建仓抄底吗?回答还是否定的。
因为更为尴尬的情况是:本级别背驰之后,即使是强势反弹,最终能否反转成功,我们也是不能当下确认的。大家都知道,在“一笔破坏线段”的结构中,再下一笔使得向下线段继续延伸的情况比比皆是。特别是在比较灵活的个股走势中,这种情况就更加常见了。
这里,我给大家共享一个个人的重要缠论观点:一个向上线段的构造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成功构造一个“高右脚”结构,高右脚结构,顾名思义就是回调不创新低。有兴趣的缠友可以进一步研究一下。
通过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筛选,我们实际上就是选择了“线段破坏的第一种情况”来抄底。而这个向上的线段最终能否成功构造,还要看第三步的回调情况而定。说的更清楚一点就是,一个次级别的强势反弹后,再一个次级别的回调,能不能成功构造“高右脚”结构,构造的“高右脚”效果如何?
那么,如何分析反弹后回调的情况呢?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次级别回调的走势情况。
1、N下背驰(最弱的情况)
2、盘下背驰(较弱的情况)
3、趋势下背驰(较强的情况)
以上走势的示意图,大家可以参考本文第一步中的三类向下的背驰结构。
二、次级别回调的结束位置。
以趋势下背驰后最强反弹为例,参考趋势下中枢B的ZD和ZG点,分类如下:
1、回到ZG点之上(最弱的情况);
2、回到ZD点到ZG点中间(较弱的情况);
3、回到ZD点之下(较强的情况);
4、回到一买点之下(最强的情况);
依照以上两个方面的分类评价指标,当第二个次级别的回调走势“走”出来后,我们也能马上判断出这个回调的力度如何。于是,这里就有了我们抄底的第三个原则:一定要选择弱势回调的“高右脚”结构抄底!
坚持这三个抄底原则,我们操作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实例就在眼前:
觉得有收获,右下角点个“在看”!
>>>歇后语:笔者接触过国内外各式各样的交易分析理论,但笔者始终觉得缠论才是真正唯一完美的一套适合东方投资者的交易分析理论。这套理论不仅仅是讲解分析思路,更是一套集合了交易分析、仓位管理、心态与资金完美结合的东方交易理论圣典。这套理论涵盖的包含关系、分笔、一买、二买、背驰等等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作为一个交易参与点,这是国外很多理论不能比拟的。同时,缠论它不仅仅适用于股票,还适用于期货,数字币,外汇等等一系列用K线表示的市场!并且学习缠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